l 失智與老化的差別
失智症是最常見的老人失能原因,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就有一人有失智症,若是到80歲,則每5人就有一位失智者。
不過人變老本來就會忘東忘西,但老化與失智真的不一樣!失智是對於發生過的事完全忘記、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、性情改變、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變差、空間判斷能力變差、認知功能退化到會影響正常生活。
一般來說正常老化的長輩記憶力也可能會稍微減退,但不至於會影響到日常生活,而且經過提醒長輩是可以自己回想起來的,但如果是失智的長輩,即便你已經提醒他,仍舊沒辦法回想起來。
l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?
「失智」是一個總稱,又分因為神經退化所導致的退化性失智症(大部分是阿茲海默)、血管型失智症(因為腦中風或血管病變造成的),和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症(營養不良、腦部長腫瘤、藥物或酒精影響),三個主因當中又以退化性失智症佔70%為第一。
l 造成阿茲海默可能原因推測
1. 類澱粉蛋白堆積:由腦影像偵測到的病理特徵,甚至在患者出現記憶力退化時即可發現它的存在
2. Tau蛋白假說:相互結合造成神經纖維糾結,影響細胞之間的溝通
3. 基因:不少研究顯示基因APOE ε4會增加得病風險
4. 膽鹼性假說:現今大部分阿茲海默症藥物所依據的理論基礎,認為是由於神經系統減少產生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而造成的
l 風險因子
1. 年齡:退化性失智佔一半以上,不可控
2. 遺傳:60歲以前發生的早發性失智症也多與遺傳有關,不可控
3. 三高:血壓收縮壓160mmHg未治療者,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
4. 抽菸: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
5. 憂鬱:有憂鬱症病史的人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。
6. 中年肥胖者(BMI>30):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提高3倍。若是BMI介於25~30之間,風險則會提高2倍。
l 診斷流程
主要就醫的科別是「神經內科」與「精神科」
1. 問診:
具體的紀錄和例子,「看到人想不起名字,過幾分鐘後才想起來」的情況就和「上午才說過的話,下午就否認自己講過」完全不一樣
2. 認知功能檢查:
簡易心智量表,問題包括加減法、名字、日期時間、現任總統,可作為失智症嚴重度的分級依據。
3. 找出病因:
包括腦部影像檢查、抽血檢查(確認是否為梅毒感染或營養不良)
l 阿茲海默目前有藥醫嗎?
很可惜目前沒有,現在的藥物主要是以減輕症狀、提升生活品質為目的,無法讓大腦恢復以前,雖然不時會有新聞爆出可以逆轉阿茲海默的新藥上市,但隨著時間過去大多還是失敗收場居多。
常見藥物:乙醯膽鹼酶抑制劑(愛憶欣、憶思能)
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阿茲海默症病人之症狀,副作用為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胃痛、無食慾、頭暈等。早期介入治療就有機會可保存較多的認知與生活功能。